藝術作品之再現
- OrpheusArtsAlliance
- Feb 18, 2020
- 2 min read

文:勇勇丨圖:Photobeps
記錄藝文表演或藝術作品,所投注的心力,不亞於原創。這怎麼說呢?舉幾個面向來談談,例如現代舞的取景、弦樂四重奏的合作默契、油畫的翻拍、歌劇的詠嘆調、文學家的寫作等,都有著不同的紀錄概念,不可能「從一而終」的錄製。
任何一種藝術的再現,都有著其責任感與藝術性,與其說是記錄,不如說是創作。舞蹈演出跟音樂表演,是不一樣的攝影語言,所用的機器也有所不同,要選擇錄影機還是電影機、EFP還是多單機、Senheissar還是Schoeps,就是講究不講究的學問了。舞蹈表演,講究的是動作、場景、氣氛,選用電影機,景深雖美,卻如同戴上老花眼鏡看遠方;搖滾樂演出,若選用了Schoeps錄音,聲音雖美,卻搞錯了受眾,有如在酒吧喝咖啡;《蒙娜麗莎的微笑》當前,卻胡亂構圖,將無法窺探達文西的原意;小提琴家一個突如其來的裝飾音巧思,有著細膩的文化特色,若持續捕捉其忘我的表情,多可惜啊!
藝術再現,不單單只是翻拍而已,還具備深刻的內涵,這些內涵有些藝術家本身也無法理解,要靠影音創作者的經驗與溝通,才有可能達成良好的默契。具體來說,藝術再現就是要在展演中,找到「真實」與「好看」的精彩平衡:一段Cadenza,主角是演奏家,要分幾個鏡頭、切換鏡頭的速度、哪幾機去拍、如何構圖,都是呈現華彩不華彩的關鍵。舞者分左右舞台演出時,又該如何取景、如何分配、如何構圖呢?攝影作品的翻拍,如何確認攝影師拍回來的影像跟原作是一樣的色澤呢?快板的RAP跟行板的情歌演出,是不可能用同樣的剪輯速度切換畫面的。無論原創還是再現,都需要具備影像語言與媒體素養,因為兩者都是藝術,1+1=12才是最完美的再現。